自然氣候與健康管理

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自然環境變化,不僅影響生態系統,更直接衝擊人類健康。根據國際研究報告,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、空氣污染、生態系統退化與傳染病擴散,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 與《柳葉刀》倒數計時報告(Lancet Countdown) 皆指出,醫療體系需積極應對環境變遷帶來的健康風險,透過強化氣候適應力與可持續醫療服務,確保病人與社會的長期健康福祉。在此背景下,醫療體系作為守護健康的關鍵角色,應積極承擔責任,將自然與健康管理納入營運策略。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整合各院區與行政中心資源,透過跨部門協作,制定自然與健康管理政策,確立減緩與調適措施,以降低環境風險對病人與醫療服務的影響。透過組織管理會議與現場管理機制,由上而下推動策略落實。
本法人KPI 管理模式,建立系統化管理辦法,涵蓋生態永續、健康風險評估、環境友善醫療實踐等面向,並透過定期稽核、教育訓練及內部宣導,持續優化管理方針,確保全體同仁共同參與,以實踐健康與自然共生的永續願景。

5-1-1 環境保護承諾
 

5-1-2 綠色與健康醫院藍圖 GRI 201-2
治理組織架構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永續發展委員會為本法人永續發展最高指導單位,隸屬於長庚決策委員會之下,為一功能性委員會。該委員會主要針對永續發展願景、中長期目標、長期政策及管理方針等進行策略指導,並透過每季召開會議之形式,定期督導「醫院治理」、「幸福職場」、「社會公益」、「卓越醫療」及「環境永續」等 5 大推動小組,以追蹤本法人永續發展之推動執行成效。
環境永續推動小組旨在推展氣候變遷、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等各項議題的行動方案,並定期向上彙報相關執行成果與未來規劃,以利委員會制定政策管理與方針,並提升永續風險管理效能。
未來,我們也將相關活動與倡議擴及價值鏈,執行相關專案,共創美好的永續未來。


醫院自然共存藍圖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承諾推動各項環境保護政策,並逐年追蹤能源、水資源及溫室氣體的使用情形,以確保資源管理的透明度與成效。透過四大面向─工程節能設計與友善綠色空間、持續推動節能減碳、循環利用與分類回收、溫室氣體盤查,逐步落實減碳轉型。同時,導入智慧技術與KPI 管理機制,透過數據資訊作為決策基礎,制定具體且有效的改善目標,以確保節能管理策略的落實。本法人承諾,至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將減少8%,積極響應政府的淨零排放目標,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。

5-1-3 自然與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
鑑於近年來生物多樣性流失及生態服務系統失衡風險日益嚴重,且世界經濟論壇發佈《2024 年全球風險報告》將其評估為未來10 年內第三大風險,亦即長期可能出現並造成生態服務系統的失衡,進而影響經濟、環境、社會面向等。本法人身為台灣醫療領航者,重視自然環境的穩定性。為維持持續營運不受到自然服務系統失衡的影響,深入評估營運活動與自然產生交互作用。參考自然相關財務揭露(The Taskforce on Natur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TNFD) 正式版揭露框架與分析方法論,採用TNFD 所建議之LEAP 方法學,進行衝擊與依賴因子分析。最後,整合TNFD 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TCFD) 四大建議揭露項目( 治理、策略、風險與影響管理、指標與目標) 進行自然與氣候主題之揭露。

Locate:定位自然敏感營運據點
本法人為深入了解其營運活動與生物多樣性敏感區的互動,針對全台9 個營運據點進行位置分析,以評估其與生態系統保護區的關聯性。研究採用國際及台灣多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,透過疊加分析鑑別敏感區位置,包括聯合國世界保護區數據庫(IUCN World Database on Protected Areas) 及台灣林務局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等。分析結果顯示,67% 的營運據點未位於生物多樣性敏感區內,另有33% 則鄰近國家級濕地或IV 級野生動物保護區,距離介於500 公尺至2 公里之間。基於此結果,本法人針對鄰近敏感區的營運據點採取審慎管理,並制定自然保護計畫,以確保營運符合生態永續原則。

Evaluate:自然依賴與影響分析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運用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 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工具(Biodiversity Risk Filter),盤點全台9 個營運據點對生態系統服務的重大依賴性與影響性。該評估工具涵蓋8 大類別與33 項指標,類別包括:供應服務、支援服務、自然調適/ 調節服務、文化服務、生物多樣性壓力、環境因子、社會經濟因子及其他聲譽風險因素。分析結果顯示,本法人面臨7 項重大風險因子,其中企業依賴性風險包括植物、森林及水生病蟲害的影響、熱帶氣旋風險、空氣品質挑戰,以及有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。此外,在影響驅動因子方面,污染問題與勞工/ 人權議題亦被評估為高度重大風險。


Assess:以情境分析評估自然風險與機會
透過自然相關影響與依賴因子分析,檢視氣候與生態變遷對醫院營運與醫療服務的衝擊,包括植物/ 森林/ 水生病蟲害、熱帶氣旋、土石流、空氣品質、有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、污染、勞/ 人權等議題。此外,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也針對這些風險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,以降低影響、強化醫療韌性,並確保醫療服務的穩定性與永續發展。



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針對各院區進行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評估,透過「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」分析各院區的淹水與坡地風險,識別可能影響醫院運作的潛在威脅,包括建築設施安全、病人就醫可及性及醫療服務不中斷的能力。分析涵蓋淹水與坡地風險兩大類別,針對危害度(Hazard) 與脆弱度(Vulnerability) 進行分級評估,以識別不同院區面臨的風險程度,並作為防災與適應策略的基礎。確保醫療服務能夠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穩定運作,並保障病人與醫護人員的安全。


Prepare:與自然相關因應策略及目標
透過自然相關影響與依賴因子分析,檢視氣候與生態變遷對醫院營運與醫療服務的衝擊,包括植物/ 森林/ 水生病蟲害、熱帶氣旋、土石流、空氣品質、有限的野生動植物資源、污染、勞工/ 人權等議題。此外,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也針對這些風險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,以降低影響、強化醫療韌性,並確保醫療服務的穩定性與永續發展。